在当今经济格局中,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其中,人力资源公司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在人才配置、企业运营支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制约着众多人力资源公司及现代服务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高额的税负。深入剖析其成因并探寻有效的缓解措施,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现代服务行业税收高的成因
(一)人力成本主导下的进项抵扣难题
人力资源公司等现代服务企业,人力成本在总成本结构中占据极高比例。以常见的人力资源服务项目为例,为客户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培训服务时,主要投入是专业招聘顾问、培训讲师的人力劳动。这些人力成本多以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形式支出,无法像传统制造业采购原材料、固定资产那样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进项税额抵扣。据相关行业数据统计,部分人力资源公司人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可达60%-80%,如此高的人力成本占比,加之几乎无进项税额抵扣,使得企业增值税进项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增值税税负压力居高不下。
(二)票据管理不善致使利润虚高与所得税激增
现代服务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存在诸多支出费用难以获取合格票据的情况。一些服务采购可能来自小型供应商、个体从业者,他们受自身规模、财务规范程度限制,无法为企业开具合规发票。比如,企业开展市场调研活动,聘请自由职业的调研人员,这些人员往往无法提供正规发票;再如,部分创意设计公司与外部兼职设计师合作,支付报酬后也难以取得发票。此外,企业内部管理若不规范,如报销流程不严谨、员工发票收集意识淡薄,也会造成大量发票缺失。支出无票,在财务核算时无法作为成本有效扣除,就会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虚增。而企业所得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利润虚高直接使得企业需缴纳的25%企业所得税税额大幅增加。
(三)高收入群体个税负担沉重
人力资源公司及现代服务行业中,公司高管、核心专业人才等往往薪酬待遇优厚。以人力资源公司的资深顾问、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级咨询师为例,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获取高收入,其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可能高达30%甚至45%。高额的个税不仅影响员工实际到手收入,对企业而言,为维持员工整体薪酬竞争力,在人力成本投入上也面临更大压力,间接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从人力成本层面加重了企业的税负负担。
(四)行业特性与政策适配问题
现代服务业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业务活动高度依赖智力成果、专业技术服务等非物质资源投入。营改增政策初衷虽为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但对于劳动密集且智力密集的现代服务行业,由于人力成本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用于抵扣,像咨询鉴证、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等领域企业,在营改增后税负不仅未降低,反而有增加趋势。同时,行业业务创新速度快,新兴业务模式不断涌现,而税收政策调整相对滞后,难以迅速精准适配新业务场景,导致部分业务面临不合理的税收计征方式,进一步加重企业税负。
二、缓解税收压力的有效措施
(一)巧用税收优惠政策,入驻产业园区
各地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吸引企业投资,纷纷出台了极具吸引力的产业园区税收优惠政策。人力资源公司等现代服务企业可积极入驻这些园区,享受丰厚的财政扶持奖励。以长三角地区某园区为例,对入驻的现代服务企业,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通常为50%)按70%-90%的比例进行返还;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一般为40%)也按同等比例返还。企业通过在园区设立新公司、分公司或迁移注册地址等方式,依据税收属地原则,即可享受当地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幅降低企业税负。此外,部分园区针对现代服务业还推出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政策,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税率按五级累进制核定征收,小规模纳税人核定后税率在0.5%-2.1%之间,综合税负率不超过3%,这对于解决企业成本发票缺失、利润虚高导致的所得税问题效果显著。
(二)优化企业组织架构与业务模式
企业可将销售部门、特定业务项目等分立成独立的公司,通过合理的业务分流,充分利用不同主体在税收政策适用上的差异来降低税负。例如,一家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集团,可将培训业务单独成立一家培训服务子公司,若该子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即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5%征收的优惠政策。此外,企业还可探索服务外包模式,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有税收优势的合作方,在保障业务正常开展的同时,实现税负的合理转移与降低。
(三)加强财务管理与发票管控
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发票管控流程至关重要。一方面,规范报销流程,明确要求员工在费用支出时务必取得合规发票,对无法提供发票的支出原则上不予报销,强化员工发票索取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优先选择能够提供正规发票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发票开具责任与要求。同时,财务部门要定期对发票进行整理、核对,确保所有发票合规、准确入账,充分利用各项费用支出可税前扣除的政策,避免因发票问题导致利润虚增和所得税增加。
(四)合理规划员工薪酬与福利体系
针对高收入员工个税负担重的问题,企业可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对员工薪酬与福利体系进行合理规划。例如,适当提高员工的公积金缴存比例,员工缴存的公积金在规定范围内可税前扣除,既增加了员工的福利保障,又降低了应税所得额;将部分工资薪金转化为符合规定的福利补贴,如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在一定标准内这些补贴可不计入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税。此外,企业还可考虑设立员工持股平台,通过股权分红的形式,将部分收入转化为股息红利所得,适用较低的税率,从而降低员工整体税负。
现代服务行业中的人力资源公司等企业,虽面临税收高的严峻挑战,但通过深入分析成因,精准施策,从政策利用、架构优化、财务管理以及薪酬规划等多维度着手,完全能够有效缓解税负压力,实现企业轻装上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健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